这届煤炭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怎么样?请看本报深度报道
来源:中国煤炭报
这届煤炭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怎么样?请看本报深度报道
“从目前来看,疫情和大环境对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。无论就业本身,还是学生的择业心理,都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。”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童军武告诉记者,疫情期间,学校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毕业生就业工作,压力比平时大很多。
记者打开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就业创业信息网,首页有频繁滚动的双选会、招聘会信息,与以往不同,大多数信息都显示——“线上”。将鼠标放在首页的日历栏,几乎每天都有关于双选会和招聘会的介绍,时间、地址、内容简介,一目了然。这种特殊的招聘方式,一定程度上透露着疫情下就业和招聘双方的无奈。
毕业生就业受到一定影响
“今年就业感觉太难了,大家都想考公务员、事业单位,希望求稳定。毕竟大环境让大家感觉压力很大。”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采矿专业硕士毕业生赵大明对记者说,“现在考公、考编是‘热潮’,找个好工作不容易,‘内卷’太严重了。”
据赵大明介绍,包括考上博士的同学,他的同学大部分去向已有着落,还没有签约的同学正尽可能地找更理想的工作,还有一部分在犹豫是否继续考博。
“现在的毕业生,很多毕业后并不着急就业。今年我们有60%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,当年没考上的选择次年再考。另外,往年近30%的毕业生去民企或者私企,但今年民营企业的状况新闻中已经有所报道,这也给毕业生求职带来很大影响。”童军武说。
童军武还表示,疫情对该校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影响很大。该校本科毕业生出国率由2019年的9.94%,下降到2021年的5.17%,降幅达4.77个百分点,目前2022年本科毕业生出国率不到4%。
据记者了解,往年,像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这类煤炭专业类“顶流”院校,主体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受环境影响比较小。
“我们学校煤炭主体专业的毕业生受煤炭企业青睐,一般情况下就业受疫情影响较小,煤炭企业求贤若渴,有些煤炭主体专业毕业生也会选择去非煤企业。从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,主体专业毕业生也不是高枕无忧。今年出现过因煤炭企业转型,不招聘煤炭主体专业毕业生,甚至违约的情况,对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影响。”童军武说。
多种办法助力就业
据目前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的数据,2022年该校本科毕业生有2000人,截至目前,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与去年总体持平。
“虽然去向落实率与去年基本持平,但3月以来我们学校线下招聘基本停滞,现在的就业率增长,主要来自2021年下半年秋招时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达成的就业协议,今年上半年毕业生求职受阻后,面试、签约进度明显放缓,给后期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提高带来一定的影响。”童军武说。
“今年因疫情和社会综合因素,企业入校招聘和毕业生求职受阻,双方都很着急。虽然我们有线上招聘,也想了很多办法,但企业还是更青睐线下招聘模式,线上线下面试差别还是很大的。”童军武说。
今年就业压力大,很多高校行动都比较早。据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网站显示,2022年3月至6月间,该校领导频繁到各大企事业单位、科研院所走访,“访企拓岗促就业”专项行动一直在持续。此外,学校举办的各种促就业的“创新”活动也很多。
为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就业发展需求,该校聘任12名持有全球职业规划师(GCDF)资质的咨询师,为学生解决个性化求职和职业发展问题提供“一对一”服务。
该校在学10楼西侧众创空间,为毕业生提供“云端面试”场所。毕业生只要在手机程序上预约,就可以到学校布置的相应场地进行面试。
对于非主体专业毕业生、少数民族学生、退伍大学生等不同群体,该校还开展精准帮扶指导,确保每一名毕业生都能准确定位,顺利就业。学校还开设了针对不同群体的就业特色训练营。
“学校还举办了就业促进周和百日冲刺等一系列就业服务活动。”童军武说,“想尽一切办法,帮助大家顺利就业。”
童军武说,据他的经验,目前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供需不对称,企业招不到人、毕业生找不到工作。一方面,企业对人才求贤若渴,但是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越来越难招。另一方面,毕业生对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定位不准确,就业想一步到位,不愿试错,希望找到各方面都称心如意的工作。
近几年,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,鼓励毕业生到京外和西部就业,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。“我们学校每年拿出50多万元,用于奖励到西部、基层及艰苦行业一线就业的毕业生。”童军武说。
“感觉毕业生‘不着急’”
据童军武介绍,最近的调研工作显示,虽然就业形势不乐观,但毕业生们也“不着急”了。
正如赵大明提到的那样,一部分人选择继续深造,一部分毕业生的目标是“考公务员、进体制内”。
“我们一位同学签了一所北京高校,解决户口和编制。”赵大明说,“能签约高校很不容易,一般高校不会去线下招聘,都通过官网或者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发布公告,今年都是线上笔试和面试,能被录取的都是佼佼者。”
与赵大明的感受一致,童军武也在工作中感觉到,虽然外部环境对毕业生就业影响很大,但学生们就业“不急了”。
该校本科毕业生梁鹤翔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,今年考取了人民警察岗位。梁鹤翔说,自己考虑了薪资、待遇、户口及个人兴趣等原因,选择这样走入职场。
“身边很多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。跟大企业签约的同学也有一些,有些人拿到了国企或像京东这样的大企业的实习通知,虽然大家都感到了压力,但找工作方面大家都很积极和用心。”梁鹤翔说。
一方面是在京高校毕业生留京心切,一方面是地方企业求贤若渴。据山东能源乐动网页版人力资源中心高级主管李贺介绍,2022年招聘因为疫情原因都改成了线上。山东能源乐动网页版利用前程无忧合作平台,借助齐鲁人才网和各大高校就业网站,以线上双选、线上宣讲等形式开展简历收取和面试工作。
“今年就业形势严峻,但是我们在招聘人数和条件上,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。”李贺说,山东能源乐动网页版下属企业独立完成招聘,一些地处偏僻的企业招到一流学校的毕业生还是有难度。对于非煤矿主体专业的毕业生,山东能源乐动网页版倾向于选用煤矿相关专业院校、本省重点院校和双一流院校的毕业生。
上一篇:中国煤炭网 让“技能饭”越吃越香
下一篇:这家企业机电工人年薪40万元!